2,要温水下锅煮。
在煮粽子的时候,一些朋友就纠结是冷水下锅煮还是水烧开了再下锅煮。但其实,这两个都不对,冷水会导致粽子受热慢,尤其是大个的粽子,中心部分更是难以熟透;而水开后下粽子,又会导致温差太大,使外层的糯米快速煮熟膨胀,从而撑破粽叶、出现漏米。煮粽子最好就是温水下锅,也就是烧到锅底开始冒小气泡了,就可以把粽子放入锅中开始煮了。温水它就能让粽子内外都均匀受热,避免夹生和漏米的问题。
3,要加盐和小苏打。
想要煮出来的粽子软糯香甜,我们就不要忘了往锅里加入2物——食盐和小苏打。食盐它可以增加一点底味,而且还能更好的激发粽叶的清香。而小苏打的话,它是呈碱性的,不仅能和粽叶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,去除粽子的酸涩味,而且它还能软化糯米,使煮好的粽子吃起来更加软糯。
【3不要】
1,不要开盖煮。
粽子里的糯米和馅料就都是生的,想要将它煮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,所以在煮粽子的时候,就记得把锅盖给它盖好。要是开盖煮的话,不仅更难煮熟,导致粽子表面的糯米受热不均,出现煮不熟的情况,而且开盖还会让水分大量蒸发,让上面的粽子都是干巴巴的。盖盖子煮粽子,它就可以让锅里面的蒸汽和热量均匀地包裹住粽子,让粽子熟得更快,也更透彻。
2,不要煮好立马吃。
一般来说,粽子就要煮上3~4个小时才能完全煮熟,用高压锅的话,也要煮上个把小时。很多朋友觉得粽子煮熟就可以了,然后立马把它捞出来开吃。但其实,想要粽子入味好吃,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它继续在锅里焖上1~2个小时。像我老妈每次煮粽子,都要让它在锅里焖一个晚上,让它充分的吸收汤汁里的精华,那样的粽子吃起来粽香浓郁、口感软糯香甜。
3,不要二次再煮。
粽子放凉后再吃,就需要二次加热了,在加热时,可千万不要采取把粽子放到水中二次水煮的方式。因为二次水煮的话,就会让粽子吸收大量的水分,导致粽子的口感变得寡淡,一点都不好吃了。正确的加热方式,应该是把它蒸热,这样就可以保留粽子原有的风味和口感。如果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,那就点一个赞,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或家人,感谢您的支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